佔20%。
大陸或地殼的沉降現象。
5到8公里每秒。
地震波是由地震或其他震動源產生的波動。
這意味著大陸可能在數十萬年前連接在一起。
體波和表面波。
地幔的對流運動。
由一系列島嶼組成的地形特徵。
由於地幔的對流運動。
地球磁場在海底岩石中的記錄。
陸地半球是地球上以陸地為主的半球。
大西洋擁有多樣的海底地形,包括海山、海溝和大陸架。
夏威夷群島和黃石公園。
提供大陸漂移的驅動力來源,形成板塊構造理論。
形成火山島鏈或火山群。
約71%。
是一種密度高、黏稠的液體,溫度約為5500°C。
約29%。
兩個板塊彼此分開,形成的空間被來自下方熔融岩漿的新地殼物質填充。
與地震波的傳遞介質的不同有關。
次要波是剪力波,橫波,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
~ 8 km/s。
對於大陸移動的證據。
紅海。
地球的內部結構為密度分層,越深的層次密度越大。
6378 公里。
可以作為板塊運動的證據。
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地點及強度,以減少災害損失。
當兩個板塊相撞時形成的邊界。
提前警告人們即將發生的地震。
板塊邊界的碰撞和分離會引發地震。
每週1到2題。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Alfred Wegener)。
主要由鐵和鎳組成。
通常幾秒到幾十秒的警告時間。
約70百萬年前。
盤古大陸是一個超大陸,由主要大陸像拼圖一樣組合而成。
北部稱為勞亞古陸,南部稱為剛瓦納古陸。
因為古代生物曾經生活在相連的陸地上。
與洋蔥的內部結構相似。
約100公里。
地球內部的熱對流和重力。
地殼和最上層的地幔。
2.9 g/cm³。
在地震過程中,地殼釋放能量時會產生地震波。
透過分析歷史地震資料、監測地殼變動及使用數學模型。
破裂帶是地球表面的一種地質結構,通常與板塊邊界有關。
地殼均衡會導致地形的變化,如山脈的抬升或沉降。
海洋地殼和大陸地殼。
與地球的重力場和地殼的厚度有關。
陸地半球主要由陸地組成,而水半球主要由水域組成。
暗示曾經存在陸橋或大陸相連。
東非大裂谷。
當地震發生時,由於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遞介質的不同,導致某些地區沒有地震波抵達。
冰河遺跡是冰磧石形成的原因之一,因為冰河會攜帶和沉積岩石。
玄武岩。
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
轉型斷層的特徵是板塊之間的相對運動主要是水平的。
取決於相撞板塊的岩石圈類型。
是由於地幔對流和板塊運動的影響。
台灣位於東亞,位於中國大陸與太平洋之間。
每題問題佔10%。
破裂帶通常是長而狹窄的區域,顯示出地殼的斷裂和變形。
抬升張裂。
P波和S波在此區域的速度明顯較慢。
隱沒帶的一部分,通常是深海區域。
地球物理學家通過分析地震波的速度和路徑,來推斷地球內部的結構和組成,因為不同的材料會影響地震波的傳播。
16.5%。
約翰·圖佐·威爾遜 (John Tuzo Wilson)。
火山熱點是地球內部熱量集中,導致地表火山活動的區域。
哈利·赫斯(Harry Hess)。
熱點是指地球內部熱量集中,導致火山活動的區域。
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
6356 公里。
因為地震波在傳遞過程中產生折射。
提前警告人們即將發生的地震。
361 x 10^8 km²。
通過檢測地震波的速度差異來預測地震的影響。
漏水轉型斷層是指在轉型斷層中,流體可以從一個板塊流向另一個板塊的情況。
來自下方的熔融岩漿。
向東移動。
固體介質。
可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地球的整體擴張現象。
~7公里(5 - 10公里)。
地殼的厚度約為5到70公里。
赤道地區。
地震波在穿過地球時會被反射或彎曲。
電離層擾動是指電離層中的電子密度變化,影響無線電波的傳播。
水半球是地球上以水域為主的半球。
冰磧石是一種沉積岩,通常在冰河活動後形成。
510 x 10^8 km²。
波速較慢。
指示過去大陸位置變化的化石和岩石證據。
波速較快。
分離型邊緣是指板塊相互遠離的邊緣,通常會生成新的地殼。
16 g/cm³。
表面波是沿著地球表面傳播的地震波。
板塊彼此向外移動。
從地表到700公里。
是P波速度的一半。
保守型板塊邊緣是指板塊之間沒有生成或消失地殼的邊緣,主要是水平運動。
震源是地層中發生斷裂或破壞導致地震發生的區域。
科學人,2012年3月號。
地震集中在特定的地區,尤其是板塊邊界附近。
勞亞古陸位於北部,剛瓦納古陸位於南部。
磁傾角是地球磁場與地平面之間的夾角。
多數位於板塊交界處。
磁偏角是地球磁北極與真北之間的角度差。
地球有明顯的內部層次,越深的層次密度越高。
準確性和可靠性,因為地震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
地殼、地幔、外核和內核。
約6600°C。
花崗岩。
主要波是壓縮波,屬於縱波。
參與板塊運動和等靜壓調整。
2.7 g/cm³。
超過105度的區域。
來自地幔的熱量散失。
台灣地形多樣,有山脈、平原及海岸線。
指地球磁極隨時間變化的現象,支持大陸漂移學說。
通過摩擦拖曳、俯衝帶的向下吸引力以及地殼的地形和密度變化。
2700公里。
一種海底山脈,通常是海洋板塊的邊界。
會影響無線電通信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準確性。
大西洋的海岸線是指大西洋周圍的陸地邊界。
作為驅動力,促進大陸的移動。
皇帝海山鏈是一個著名的線性分佈海山鏈。
促進新海洋的形成。
體波是穿過地球內部的地震波。
6372 公里。
火山熱點可以形成火山島鏈或地熱活動區域。
聚合型邊緣是指板塊相互靠近並可能發生碰撞,導致地殼的消失或變形。
地球的外殼由多個板塊組成,這些板塊在地幔上移動。
5.97X10^24 公斤。
包括地震儀、GPS監測及遙感技術。
液態。
約 22 公里 (1/300)。
約100至350公里。
佔10%。
用於推測地形特徵的理論。
2.6%。
1.4%。
海洋底部的廣闊平坦區域,通常位於海洋的最深處。
地球表面板塊的運動和相互作用。
顯示了全球地震的活躍區域和模式。
古大洋(Panthalassa)。
轉型斷層是兩個板塊之間的邊界,板塊沿著斷層線水平滑動。
擠壓邊界、拉張邊界和轉換邊界。
磁極移動是地球磁北極和南極位置隨時間變化的現象。
149 x 10^8 km²。
一種聚合型邊界,通常伴隨著海溝的形成。
地函的波速較快,地殼的波速較慢。
1. 海洋-大陸聚合;2. 大陸-大陸聚合;3. 海洋-海洋聚合。
通過交替壓縮和拉伸進行振動,振動方向與進展方向相同。
台灣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包括許多特有種。
因為地球的岩石圈強度較高且密度較低於下方的軟流圈。
固體和液體。
每週講座後公布。
哈利·赫斯 (Harry Hess) 和羅伯特·迪茲 (Robert Dietz)。
400 - 2700公里,為固態。
99.6%。
地球表面的大型岩石層,浮在地幔之上。
用於測量和追蹤板塊的運動。
火山熱點是地球內部熱量集中,導致地表火山活動的區域。
顯示不同大陸曾經相連,並共享相同的生物。
因為板塊運動引起的應力釋放。
1. 板塊在擴張中心的隆起脊上形成並滑動;2. 板塊的冷密邊緣被向下拉入地幔。
1.08X10^12 立方公里。
通過檢測地震波並計算到達時間來發出警報。
重力和浮力的相互作用。
通常幾秒到幾十秒的警告時間。
漏水轉型斷層可能影響地震活動和地質結構的穩定性。
地球的整體收縮現象。
相同的地層及化石證據。
震央是震源垂直投影到地表的位置。
台灣文化融合了原住民文化、中華文化及外來文化。
外核和內核。
可以用英語回答。
6.8%。
99.9%。
地表的高地,通常由地殼運動形成。
一位於1908年至1993年間的地球科學家。
海洋的形成與板塊運動。
~ 6 - 7 km/s。
地殼均衡是指地殼在重力和浮力作用下達到的平衡狀態。
引起地震、火山活動和山脈形成。
極移動是指地球磁極隨時間的變化,通常與地球內部動力學有關。
地震儀用來測量地震波。
海岸線的形狀,尤其是大西洋兩岸。
5.5 克/立方厘米。
描述地球岩石圈的大規模運動的理論。
海洋地殼主要由玄武岩組成,而大陸地殼主要由花崗岩組成。
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震央是直接位於震源上方的地表點。
側向密度變化。
臺灣島的形成是由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導致地殼隆起和地形變化。
海洋底部的深凹地帶,通常是板塊交界處。
乾燥、少雨的地區,通常有沙丘和少量植被。
轉型斷層是指板塊沿著斷層線水平滑動的邊緣,屬於保守型板塊邊緣。
夏威夷群島和黃石公園都是著名的火山熱點。
居住在地震多發區的人們。
地幔是固態,但在高壓下可以流動。
它們在兩個相距遙遠的地方被發現,支持大陸漂移學說。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Alfred Wegener)。
60.2%。
下週課程之前提交。
臺灣島的形成歷史可以追溯到約2000萬年前,隨著板塊運動,地殼逐漸隆起,形成現在的地形。
2.8%。
台灣擁有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降雨量豐富。
總共佔70%。
破裂帶是研究地震活動和板塊運動的重要區域。
地震儀和數據分析技術。
板塊構造學說是基於地球表面由多個板塊組成,這些板塊在地幔上漂浮並移動,導致地震、火山活動及山脈形成等現象。
Subduction。
與地球內部的材料性質和狀態有關。
CaO。
上部400公里,為軟固體。
海洋底部的平坦區域,通常位於大陸架的外緣。
廣闊而平坦的土地,通常適合農業。
~40公里(15 - 75公里)。
105度到140度。
2300公里,為液態。
1220公里,為固態。
位於海洋底部,能夠噴發熔岩和氣體。
高於周圍地區的平坦地形,通常有陡峭的邊緣。
SiO₂。
導致重力差異,進而影響板塊運動。
3.8%。
1.4%。
海洋底部的狹窄深谷,通常由侵蝕作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