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在编写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是什么?
在“大跃进”的热潮中。
《中国文学史》引发了哪些争论?
如以论带史、民间文学主流论、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等。
1/140
p.1
政治潮流与文学史编写

《中国文学史》在编写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是什么?

在“大跃进”的热潮中。

p.1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中国文学史》引发了哪些争论?

如以论带史、民间文学主流论、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等。

p.5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在编写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学术观点的分歧,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意见的原则。

p.5
红色文学史的影响与评价

“红色文学史”获得这一称号的原因是什么?

因其激进的立论和分析方法,以及集体编写的方式。

p.14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拔白旗的行动意外造就了什么?

一个成熟的集体。

p.14
文革时期的文学研究与批评

我对林庚先生的感受是什么?

有愧于林庚先生。

p.1
当代文学经典评定

“红色文学史”在近二三十年的学术研究中被视为什么?

当代中国的重要文化事件。

p.5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55级文学史”对当代中国学术生产有什么影响?

其中某些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当代中国学术生产中有深远影响。

p.12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中国历代诗歌选》的主编是谁?

林庚、冯沅君。

p.14
文革时期的文学研究与批评

当时的我们用什么话来形容自己?

无知者无畏。

p.14
文革时期的文学研究与批评

我们在历史过失面前应该如何反思?

不应集体无记忆,集体失语。

p.8
中间性概念的提出与讨论

何其芳提出的“中间性”概念的目的是什么?

构建一个保护的屏障,以避免过度侵害人们心爱的作家和作品。

p.10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1960年春天,编写者计划进行什么?

对修订本进行再修订。

p.13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1955级文学史编写者中有哪些后来成为知名人士?

谢冕、费振刚、张炯、杨天石等。

p.11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周扬对《文学研究》的修改意见是什么?

他反对频繁修改,认为书籍应先使用一段时间再说。

p.9
中间性概念的提出与讨论

“中间性”概念的提出旨在释放什么?

被挤压在两端的作家和作品。

p.9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55级文学史”的编写者在1959年意识到什么?

他们还处在学习与摸索的过程中。

p.17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游国恩在座谈中提到的关于文学史的修改是什么?

开始是基于55级文学史进行修改,但后来不再强调。

p.1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中国文学史》是由哪一届学生集体编写的?

1955级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

p.1
政治潮流与文学史编写

《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反映了当代中国知识生产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权力、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以及社会政治潮流。

p.12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谁承担了文科教材编写的领导工作?

周扬。

p.12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周扬对历史编纂中“以论带史”的研究方式有何看法?

他认为这种方式有毛病,导致不讲史料。

p.8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何其芳对李白的批评是什么?

他责备李白在理想与现实矛盾时没有接近人民,反而过着奢华的上层生活。

p.8
中间性概念的提出与讨论

“中间性”概念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的讨论?

可以追溯到1955-1956年的李煜词讨论。

p.10
政治潮流与文学史编写

修订本出版前发生了什么重要事件?

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

p.10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编写者对原书中哪些方面进行了修订?

简单粗暴和论证不全面不妥当的地方。

p.13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在编写中国文学史时,强调了哪些原则?

实事求是,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力求公允稳妥。

p.13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对集体写作的看法是什么?

集体写作有其好处,但也不能一概否定个体研究。

p.9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修订版的文学史在编写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

师生关系的对立被淡化。

p.9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学生们在修订工作中对老师的态度如何变化?

变得更加虚心,表达了诚恳和温暖的情感。

p.17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周扬提到的1958年的错误是什么?

他指出当时的批判过于简单化,缺乏对正确内容的肯定。

p.15
当代文学经典评定

《文学遗产》专刊的创办时间是什么时候?

1954年3月1日。

p.7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茅盾的《夜读偶记》对文学史的编写有什么影响?

提出了“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的观点。

p.4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编写者从什么方面获得灵感来编写文学史?

现代工业生产的理念和组织方式。

p.16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中国文学史》第二次修订初稿的内容涉及哪些文学作品?

诸子散文、两汉词赋、陶渊明、李白、红楼梦等。

p.1
红色文学史的影响与评价

《中国文学史》的初版封面是什么颜色?

红色。

p.12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中国文学史》的主编是谁?

游国恩。

p.12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蓝皮本》在文革后进行了多少次较大幅度的修订?

三次。

p.14
红色文学史的影响与评价

编写诗选期间,我们对“红色文学史”做了什么?

进行了重大修改,使其比较可读。

p.8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何其芳对罗贯中的评价是什么?

他认为罗贯中仍然留恋和尊崇正统,不打算根本推翻皇朝和改变制度。

p.8
中间性概念的提出与讨论

何其芳在1956年讨论会上提出了什么观点?

他提出古代文学存在既没有人民性,但也不反人民的作品。

p.3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王瑶以什么观点批判胡风、冯雪峰的长文?

以马克思主义观点。

p.3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北大中文系的学者们被批判为什么?

被批判为“伪科学”。

p.3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1958年编写《文学史》的方式挑战了什么传统观念?

挑战了人文学科研究的个体劳动者传统观念。

p.13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1955级学生编写的纪念册包含了哪些内容?

陈毅、康生等人的来信,以及相关社论和文章。

p.11
政治潮流与文学史编写

《中国文学史》在文代会后想要改得比第一版更“左”,这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当时紧张的政治斗争气氛和文化水平的低下。

p.11
政治潮流与文学史编写

周扬提到的“反人道主义、反和平主义”的标准对古代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这种标准使得古代文学的评价变得困难,几乎没有古人能符合这些标准。

p.17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杨晦对‘55级文学史’的看法是什么?

他认为应该在55级基础上进行修改,而不是重编。

p.17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关于‘文革’对教材出版的影响,提到的是什么?

《中国历代诗歌选》的下编因‘文革’延迟至1979年才出版。

p.15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费振刚参与编写了哪些文科教材?

参与编写了“红皮本”、“黄皮本”和“蓝皮本”。

p.7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艺术概论》中的观点是什么?

现实主义在艺术史上是与反现实主义流派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p.4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在编写文学史时,如何对比大工业生产与小生产?

通过批判个人主义和“红专辩论”,论证前者形成工人阶级的集体主义。

p.6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康生在给1955级同学的信中提到的“红色”含义与什么问题有关?

与“反右倾”问题的发挥。

p.12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文科教材的编写工作是在哪一年开始的?

1960年冬天。

p.12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蓝皮本》在1963年由哪个出版社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p.5
红色文学史的影响与评价

《红色文学史》出版后,编委会的态度如何?

强调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展开与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斗争。

p.14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参与红皮《文学史》编写者的心态如何?

常在夸耀当时的“成绩”和“荣耀”,缺乏深层次的反思。

p.8
中间性概念的提出与讨论

何其芳认为文学作品中存在什么样的作品?

他认为存在大量带有中间性的作品,既不反对人民,也没有表现出同情人民的内容。

p.10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修订本中对某些作品的分析存在什么问题?

缺乏鲜明的阶级观点。

p.9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李煜的词被认为缺乏什么特征?

人民性的内容。

p.9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在1958年,游国恩和林庚的学问为何成为批判的对象?

因为他们被视为资产阶级学术的代表。

p.15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文学史的权力》一书的作者是谁?

戴燕。

p.7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何其芳批评了哪种冲动?

轻易发现“规律”的冲动。

p.16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何其芳的发言后来撰写成文并连载于哪一报纸的专刊?

《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专刊。

p.4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编写者在文学史编写中强调了哪种工作原则?

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的原则。

p.6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在1959年上半年,京沪两地的学者围绕什么展开讨论?

北大和复旦学生编写的两部文学史。

p.1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方式在60年代初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集体协作变为专家主编负责制。

p.12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蓝皮本》是指哪本教材?

《中国文学史》。

p.14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参与“黄皮”书的编写时,我对陶渊明的研究如何?

毫无研究,只读过一本集。

p.10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修订后的“黄皮本”扩展到了什么规模?

四卷共120万字。

p.3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林庚的《诗人李白》在出版后印数达到了多少?

印数达到了八万余册。

p.3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1958年,北大中文系的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什么重要工作?

完成了《当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的编写。

p.13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中国文学史在高等院校的受欢迎程度如何?

受到了高等院校中文系师生的欢迎,发行量接近两百万套。

p.11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为什么《中国文学史》第三版没有完成?

原因包括许多同学已离校、对反复修改感到厌倦,以及编写已启动的《文学史》。

p.9
中间性概念的提出与讨论

“中间性作品”的争论与哪些问题相关?

无害文艺、文学欣赏的共鸣等问题。

p.17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周扬对教材建设的总体看法是什么?

他认为教材建设起了作用,质量有所提高,但也有缺点。

p.15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费振刚在“文革”期间受到怎样的批判?

被批判为从红皮的代表人物变成了蓝皮的主编,涉及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

p.15
当代文学经典评定

《文学遗产》专刊在1966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停刊,1980年改为杂志形式出版。

p.7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55级文学史”对作家和作品的归类有什么问题?

极大简化了阐释视野,许多作家和作品被否定。

p.16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关于“中间作品”的讨论在什么时间段进行?

从1959年4月到1960年底。

p.4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编写文学史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产品检验?

通过多个阶段的审查和修改,确保每一步骤都被掌握。

p.6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1959年中央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领域的偏差和错误采取了什么措施?

颁布调整、纠正的各种措施。

p.1
红色文学史的影响与评价

《中国文学史》在第二年扩展修订版中,封面颜色变为哪种颜色?

黄色。

p.5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个体在集体编写中可能面临什么问题?

可能被集体孤立、碎片化,灵感和想象力被压制。

p.5
红色文学史的影响与评价

《光明日报》对《红色文学史》的评价是什么?

称其为“一部真正的红色文学史”。

p.8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何其芳对李清照的批评有什么看法?

他认为对李清照的批评过分,认为她的快乐或悲哀都不应受到责备。

p.10
政治潮流与文学史编写

林庚在60年代初恢复了什么地位?

学术权威的地位。

p.3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对王瑶的批判导致了什么后果?

他的《文艺报》编委职衔被撤销。

p.13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哪些学者对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提供了指导?

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等。

p.13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学生在学术训练上有什么不足?

缺乏严格的学术训练和较少的学术素养。

p.11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批评年轻学生缺乏“定力”的观点是否合理?

这种批评是不近情理的,因为即使有丰富经验的人也难以抵挡潮流的影响。

p.7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何其芳对“55级文学史”的评价是什么?

肯定其优点和成就,称其为“主导”。

p.7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何其芳对“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的看法是什么?

认为这个观点在理论和事实上的讲不通。

p.16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何其芳在五六十年代被视为哪个领域的权威发言人?

古典文学研究界。

p.4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编写者总结的经验中,第一条是什么?

标准、指导思想的制定和实施。

p.6
红色文学史的影响与评价

谁称赞《红色文学史》是他们自己的书?

文艺界的前辈、工人、公社社员、解放军战士和少先队员。

p.6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中国文学史》第一次出版时遭遇了什么样的议论?

有人认为书写得不好,存在各种质疑。

p.2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中文系在批判活动中撰写的文章被编辑成了哪些专刊?

《文学研究与批判专刊》和《语言学研究与批判》。

p.5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大多数同仁对集体意见的态度是什么?

坚持真理、勇于辩论、修正错误、服从集体的原则。

p.5
红色文学史的影响与评价

《红色文学史》自我评价中提到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封建学者和资产阶级学者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未能写出真正科学的文学史。

p.12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蓝皮本》的封面是什么颜色?

蓝色。

p.14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在充盈着破坏性思想的年代,我们采取了什么方式?

实现了一个有悖于世的建设性目标。

p.8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何其芳对苏轼的看法是什么?

他认为苏轼只是从‘清官’的立场观察人民生活,没有真正与人民站在一起。

p.10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研究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

p.10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对王维的山水诗和田园诗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批判其没落阶级的闲情逸致不够。

p.3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学生们如何看待与传统学者的关系?

他们认为这是对立阶级之间的取代。

p.13
文革时期的文学研究与批评

纪念册的题词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反映了革命斗争中的成长和对过去岁月的回望。

p.11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中国文学史》第二次修改初稿被称为什么?

因为是白色封面,有时被称为“白皮本”。

p.9
中间性概念的提出与讨论

在当代中国,“中间”状态通常处于什么境地?

可疑、尴尬的境地。

p.9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对待祖国文学遗产的态度应如何?

不能盲目无批判地歌颂,也不能粗暴否定。

p.15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文学研究与批判专刊》主要批判了哪些人物的文章?

批判了游国恩、林庚和王瑶的文章。

p.15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北大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论文集》收录了多少篇批判论文?

共收录了18篇批判论文。

p.16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何其芳的文章收录在哪些书籍中?

《文学遗产选集》第3辑和《何其芳文集》第6卷。

p.16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中国文学史》编委会的成员包括哪些人?

游国恩、林庚、吴组缃、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等。

p.4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编写者如何描述组织的运作方式?

像一部机器紧张而和谐地转动,每个人是机器上的齿轮或螺丝钉。

p.6
政治潮流与文学史编写

何其芳在讨论会上主要讨论了哪些问题?

红、黄、蓝:色彩的“政治学”。

p.2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在批判过程中,哲学系对冯友兰的哪种思想进行了批判?

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p.3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游国恩、林庚、王瑶、王力等学者在1950年代的影响力如何?

他们是当时有影响力且非常活跃的学者。

p.10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修订本中对民族矛盾和爱国主义的分析有什么缺陷?

缺乏鲜明的阶级观点。

p.3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集体协作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将分散的个人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p.13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时间是什么时候?

1961年至1963年。

p.9
中间性概念的提出与讨论

何其芳在1959年提出了哪个重要概念?

中间性。

p.7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何其芳在讨论会上发表了什么主题的讲话?

《文学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p.7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55级文学史”中提到的“民间文学”与哪个运动有直接关系?

1958年的新民歌和搜集民间文学的运动。

p.16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涅陀希文在《艺术概论》中提到的艺术史应如何研究?

作为对世界的艺术认识史,研究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流派的斗争史。

p.4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编写者在理论学习中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著作。

p.2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批判代表性学者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p.2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拔白旗,插红旗”运动是在哪一年开展的?

1958年。

p.15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费振刚在1958年担任了什么职务?

担任中文系1955级党支部书记,也是文学史编写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p.7
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何其芳引用了谁的观点来强调研究的重要性?

恩格斯的观点。

p.16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集体编写《现代音乐史》时,学习了哪位作家的文章?

茅盾的文章。

p.4
文革时期的文学研究与批评

在编写文学史前,学生们进行的讨论主题是什么?

关于《琵琶记》是否宣扬封建道德的问题。

p.6
文科教材的编写与改革

1958年“大跃进”后,国家对教育领域的态度是什么?

强调以教学为主,纠正“批判得过多”的倾向。

p.4
文革时期的文学研究与批评

编写者在回忆中提到的极端例子是什么?

学生们在未读过《琵琶记》的情况下,进行批判性讨论。

p.6
集体编写与知识生产

费振刚在1959年参加了哪个大会?

第二届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p.2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在一个月内批判了多少位学者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近一百篇论文,批判了多位学者。

p.2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中文系在批判过程中,涉及了哪些著名学者的思想?

游国恩、林庚、王瑶等人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p.2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在批判过程中,齐思和等人进行了什么样的自我检查?

对自己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检查和批判。

p.2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在“拔白旗,插红旗”运动中,哪些学科的批判活动尤为突出?

中文系和历史系。

p.2
1955级文学史的编写背景

批判活动中,经济科学方面主要批判了哪些内容?

南共纲领、马寅初的经济思想和徐毓枬的《经济学说史》。

Study Smarter, Not Harder
Study Smarter, Not Harder